?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突破130亿元;六大主导产业(电子信息、先进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绿色食品)均实现两位数增长;3家企业成功申报2025年全省第一批“数智工厂”“小灯塔”企业……翻开吉安县的工业“成绩单”,一张转型升级的亮眼答卷跃入眼帘。
今年以来,吉安县全力打好培育壮大百亿重点产业集群、打造千亿园区攻坚战,以“三维驱动”打造园区增长极。
项目提速 全链服务激活产业动能
******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,工人们加班加点抢抓工期,确保项目如期交付投产。
“欧联电子科技总投资20亿元,投产后可以为园区内的电子信息企业提供配套,补强产业链条。”吉安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刘晓光介绍。
为打好招商创新牌,吉安县实施“招、落、建、产、统、金、服、数、创”九环节闭环机制,组建县级招商服务公司、5个专业招商局,市场化选聘26名专业招商人才,通过政府招商与市场化招商“两条腿”走路,让优质项目“引得进、落得快”。
同时,吉安县破解项目落地“中梗阻”,推行“四个一”******服务中心,企业从拿地到获取施工许可平均缩短40天,线上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实现企业诉求“掌上办”。
良弓在手,快马加鞭。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24个市“攻坚战”重点工业项目已开工22个,开工率达91.7%。
土地增效 腾笼换鸟引领集约发展
******有限公司,生产线上机器轰鸣,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赶制订单。繁忙景象的背后,是当地通过资源整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“以存量换增量”策略。
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,******有限公司因生产场地不足,不得不将生产环节分散在3个厂区,增加了企业30%以上的物流成本。
转机出现在2024年,吉安高新区管委会在走访调研中,发现两家企业的互补需求,于是主动搭建对接平台。经过多轮磋商,当年10月,力勤包装完成对睿创包装的股权收购,整合后打破了力勤包装的发展瓶颈,也成功盘活睿创包装。
腾出新天地,换来新活力。近年来,吉安县聚焦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,开展工业园区“盘活存量求增量”攻坚行动,推进闲置低效用地清理整治,2023年至今累计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650亩,其中以“腾笼换鸟”方式盘活闲置低效用地670余亩。
产业焕新 数字赋能开辟转型新路
******有限公司1.7万平方米的车间内,上百台机械手臂来回摆动。工人只需在控制面板输入指令,机器人小车便会从立体仓库取货,将所需物料送到生产线上。
“公司进行5G数字化工厂改造后,一台大型生产设备只需1到2名员工操作。”在公司生产部主管张鸿远看来,通过数据化、信息化实现的标准化生产,让180名员工创造了相当于之前600名员工的产值。
一组数据对比见证着企业蝶变:产能从每月200台提升到600台,损耗从8%降低到2%,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8%、生产效率提高40%。
近年来,吉安县创新推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化诊所,择优遴选11家服务商和30余名数字专员定期入企“问诊”,一对一为企业提供优秀的“小快轻准”改造方案。围绕上云上平台、入企诊断、转型改造、贯标评价等全过程,吉安县推动集群数字化转型“标准化”落地,辐射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紧跟链主快速转型。
“像伊戈尔这样的数字车间,吉安县共有8个。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持续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,加快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模式应用,提升管理效率和产品技术含量。”刘晓光告诉记者。(肖振华、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歆)